首页    高效氨氮降解装置    矿山废水电化学氨氮处理装置
电化学装置33
电化学装置29
电化学装置32

矿山废水电化学氨氮处理装置

1.矿山废水从何而来,含有哪些污染物?

矿山废水具有水质波动大、pH 值多呈中性或略偏碱(如煤矿矿井水)、含盐量较高(部分废水)、氨氮浓度普遍较低(一般 < 5mg/L)、COD 较低的特点。在实际项目中,不同类型矿(稀土、贵金属、煤)开采时所产生废水中的污染物,具有差异显著。

矿山废水包括地下水(水体中氨氮的溶出)、矿山开采过程中受含氮基团原料(抑降尘剂、炸药)污染的地表水,氨富集土壤的暴露释放污染的地表水等。

矿山废水所含污染物种类,主要涵盖氨氮、重金属、悬浮固体等,部分矿山废水还含有可溶性无机盐及微量有机污染物。

矿山废水的排放指标,一般遵循国家及地方标准,如《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GB 20426 - 2006),部分地区要求外排水质达到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》(GB 3838 - 2002)Ⅲ 类(NH₃ - N≤1mg/L)或饮用水标准(NH₃ - N≤0.5mg/L),离子型稀土矿山还需满足水重复利用率≥90%、母液回收率≥80% 及特定重金属(如总镉≤0.005mg/L、总铅≤0.01mg/L)的排放限值。


2.矿山废水面临的处理困境

矿山废水处理难点集中体现在低浓度氨氮的深度去除,具体表现为:低浓度氨氮的吸附与富集难度大,常规吸附法或离子交换法对浓度 < 2mg/L 的氨氮处理效率低,且处理成本高,难以实现持续稳定的去除效果。而生物法的适应性局限,生物处理系统对温度、pH 值敏感位敏感,低温(<15℃)条件下硝化细菌活性显著降低,且矿山废水低碳氮比的特性导致微生物代谢所需碳源不足,无法高效降解残留氨氮,同时生物系统占地面积大、运行管理要求高,不适用于土地资源有限或水质波动大的矿山场景。最后,化学氧化法的副产物风险,折点氯化法虽可处理低浓度氨氮,但需额外去除余氯,且易生成氯代有机物等高毒性副产物,而传统化学氧化技术对低浓度氨氮的氧化效率低,难以将其降至排放标准以下。


3.矿山废水电化学氨氮处理装置的优势

电化学氨氮处理装置处理矿山废水具有显著技术优势。电化学氨氮处理装置对低浓度氨氮具有高效选择性,该技术通过电凝聚与电氧化耦合作用,利用混合金属氧化物电极产生氯自由基(Cl・),来实现对低浓度氨氮(<5mg/L)的定向氧化,转化率高达 90% 以上,甚至 100%,且能将氨氮主要转化为无害 N₂,避免副产物的生成。同时本设备环境适应性强,不受环境温度影响,在 3 - 6℃条件下仍可将氨氮浓度稳定控制在 10mg/L 以下,且对矿山废水高硬度、干扰离子的耐受性强,处理效果受水质波动影响小。同时,水博电化学氨氮处理装置对经济与环境效益显著,电化学系统占地面积小、设备集成度高,可作为独立处理单元或传统工艺的升级模块,同时能同步去除重金属、悬浮固体等污染物,减少污泥产生量,还可实现矿山废水的回收再利用,符合循环经济要求。